179、番外八(1 / 3)

作品:《六零年代大厂子弟

("六零年代大厂子弟");

机械厂平房家属院拆迁的事,

是厂里近期的热门话题,无论职工还是家属,茶余饭后必要谈论拆迁方案的问题。

熟人见面打招呼时,

也是张口闭口就问“你家能拆几套房”。

戴誉回家跟父母和奶奶说了钱三叔可以跟他们家换房的事。

“咱家直接跟房管处报四套房,

让我奶也单独有一套,

到时候用咱家的两张19平米的房票,换钱三叔家那张37平米的。”

戴立军面上一喜,

忙问:“他真能换?他们家人也不少,两套19平米的房子怎么住那么多人啊?”

“今天二虎给我捎口信了,

钱三叔同意换。他主要是想给两个儿子换婚房,到时候要两套同一楼层的,

再把厨房改装成房间,他们一家人照样能住在一起。”戴誉交代道,“我请了钱三叔明天来家里谈谈具体细节,

你们都早点回来。尤其是我爸,

跟钱三叔换房,

最终还得由您这个一家之主出面拍板。”

“好好!我明天跟人串个班,

早点回来。”戴立军高兴地一捶大腿。

戴奶奶终于对拆迁的事没那么抵触了,

拉着戴誉说:“还是我孙子厉害!26米的房子一下就变成37米的啦!”

两室一厅由三个人住,总算没那么憋屈了,

偶尔也可以招待孙子孙女们留宿。

“哈哈,

这有啥厉害的,大家私下里都是这么操作的。您看着吧,

等房票下来以后,肯定得乱上一阵子,换房的人多得是。”戴誉笑道,“到时候先给您和我爸妈要一套一楼的房子,

省得您上下楼不方便。”

戴奶奶想了想,低声问孙子:“既然可以换房票,那是不是也可以买房票了?我这还有些私房钱,要不你拿去换一套大点的房子吧!”

戴誉呵呵笑道:“您就别操心我们了,我们在筒子楼还有住处呢。这套21平米的换不换都行。”

家里长辈的住处解决了,戴誉夫妻俩对房子不挑剔,唯独戴荣家房子的面积迟迟定不下来。

全家人都在等着大丫和戴大嫂的拉锯战结束,有了结果也能赶紧跟厂里上报他家的米数。

大丫这些天的精神压力特别大,她感觉几乎所有人都在一面倒地支持妈妈。认为她不应该带着这七平米的房子去汪家。

虽然其他人都没表态,但她就是感受到了。

这天又跟妈妈吵了一架以后,她想来想去,还是敲响了二叔两口子的房门。

二叔加班还没回来,只有二婶在给敏敏检查作业。

看到这一幕,大丫的心里莫名一酸。

她在很小的时候曾经幻想过,如果自己是儿子就好了。后来长大了一点,又开始幻想,如果自己是二叔的女儿就好了。

如今虽然不再有那些不切实际的幻想了,但是看到二叔二婶能这么用心地对待唯一的女儿,她心里仍是羡慕和惆怅的。

见到来人,夏露心中便有了数。在闺女的屁股上拍了一下说:“作业做得还行,找你虎哥玩去吧,不许乱跑啊!”

“知道啦!”敏敏心知大丫姐有话与妈妈说,与她打声招呼,就撒丫子跑去找虎哥玩了。

大丫坐在写字台前的椅子上,斟酌了一会儿才说:“二婶,不好意思啊,因为我的事,把大家的进度都耽误了。”

夏露笑了笑:“没事。怎么样,有决定了吗?”

大丫摇摇头,赧然道:“二婶,我今天过来,就是想问问你有没有什么办法,能让我妈同意我提前结婚。”

她这次厚着脸皮上门,也是因为二叔二婶一直没对她的事发表过意见,连大姑和小姑都回来劝过她,但是这两口子始终没说什么。

“让你妈同意这件事,确实不容易。”夏露将闺女的作业本整理好,放进书包里,“如果算上你的7米,你家可以得50平米的那个户型,但是如果只有六个人的话,就会变成41米的户型。少了将近十米的面积,也少了一个卧室。”

虽然每个人头占七平米,但是盖房子哪会可丁可卯,面积正好是七的倍数。一般都会有个一米左右的误差。

大丫咬了咬嘴唇,这个她是知道的,就是因为缺了将近十米,她妈才像疯魔了似的不同意自己提前结婚。

“而且,就算你带着这七米去了汪家,他家也只是从五个人37米的两室一厅,换成六个人41米的两室一厅,改善居住条件的效果有限。”

“二婶,那你也觉得我不应该提前嫁去汪家?”大丫睁大眼睛问。

夏露摇摇头:“我支持你勇敢地为自己争取。但是,你要想清楚自己在争取的到底是什么。单纯只是为了不得罪未来婆婆,还是为了让自己的日子过得更好?”

“跟婆婆处好关系,日子自然就过得顺了。”

“你带着七平米的房子过去,就能跟她处好关系?”夏露好笑地说,“要是她让你结婚以后工资全部上交,甚至用你的工资给闺女置办嫁妆,你怎么办?”

大丫不可置信地问:“不能吧?这次拆迁是特殊情况,也是为了让我嫁过去以后能住得宽敞点,他家人其实还挺好的。再说,我娘家离得近,我婆婆不敢这样得寸进尺让我上交全部工资的。”

“可是你已经因为这七平米把父母兄弟全得罪了。”

大丫抿着嘴不吱声了。

“我前段时间一直在我娘家那边住,所以你婆家那边来人的时候,我没见到。他们是怎么跟你爸妈商量的?”夏露故作好奇地问。

大丫有些难堪地说:“他们没来商量,是我想先探探家里的口风。”

“哦,你现在已经探到口风了,大嫂他不同意。”夏露劝道,“这件事不只是你们母女或父女之间的事,而是两个家庭的事,由你出面来谈并不合适。你代表的到底是戴家人还是汪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