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运十的遗憾【求全数据】(1 / 1)

作品:《不朽国士:从逆向工程到为国铸剑

其实,国产大飞机的研发曾经在1970年代末迎来一个高光期。1980年9月,国产大飞机运十首飞大获成功。让我们来看看运十的各项参数:它的最大起飞重量可达110吨,与之相对比,c919的最大起飞重量不过72吨。运10最大航程7千公里。c919只有5千500公里。运10最大巡航速度900公里每小时。c919则只有840公里。运10已经堪称是当时的大型客机了。这架飞机研发成功之后,曾经多次试飞,还多次飞到高海拔的藏省机场。运10当时仿制的是波音707,其使用的发动机为涡扇8,当然这个涡扇8也是仿制的阿美的jt3d发动机。1980年代,我们就曾经能够生产大型客机,这在当时是了不起的成就。当时全世界也只有4个国家能造这么大的飞机。可惜的是,这架飞机最终也没能量产,最后黯然下马。这可以说算是华夏大飞机研发的一个最大的隐痛。不过,运10的原型机还是存在的。它就停放在魔都飞机制造厂的机库里。张志鹏专门来到魔都飞机制造厂参观,他想看看,这架大型飞机有多少可以借鉴的地方。既然这架飞机是在1986年才下马的,按理说,各项技术以及技术领军人物、图纸啥的绝对都还在。看资料,运10曾经飞行过一百多次,飞行轨迹几乎覆盖了全国各地。这就说明,这个飞机已经算是相当可靠了。重新启动大飞机,那直接借鉴运10岂不是会很快吗?但张志鹏参观完运10,并跟魔都飞机制造厂的负责人周飞鸿聊过之后,他发现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首先,运10是仿制自波音707,这个机型在80年代已经是个淘汰的机型。在运10国产化的过程中,因为材料和设备的限制,运10机身存在结构强度不太够这个隐患。在静强度试验机做完了实验之后,一共检测出了一千六百多项结构强度方面的隐患。它需要改进的地方相当的多。因为当时国内材料方面落后,大型构件方面都是采用的钢铁,就造成了飞机的超重问题。运10空重就高达73吨,这导致业载效率不高,运输成本大幅度提升,性价比不太够。此外就是,因为它采用的主要结构材料疲劳性能不足,工艺上再采用大量拼接以及焊接工艺,疲劳风险太大,大量投产的话会有极大的安全隐患。最后,噪音过大,因为仿制的涡扇8工艺制造实力不足,发动机噪音问题严重,而且改进比较困难。比如,假如安装消声装置,则会进一步让飞机超重。如上的问题如果不解决,运10就无法成为一款合格的商业运营大飞机。当然,运10存在很多问题是现实,可一棒子打死也是不对的。完全可以投入资金再进行不断地升级改进。经过一番努力,运10还是能够有大幅度提升的潜质的。周飞鸿说,当时魔都飞机制造厂提出了自己的改进计划。但遗憾的是,上面说还有更重要的项目需要资金。经过一番评估,运10最后惨遭下马。“已经过去很多年了,但是,现在想起来,我还是有点儿痛心。”周飞鸿如是说道。张志鹏点点头说:“的确是一件挺遗憾的事情。”“不过,现在国家对于大飞机的研制非常的重视,相信咱们一定可以改正错误的。”“咱们来一起努力,争取能尽快把咱们的运10复活并提升一下吧。”周飞鸿高兴地点头说道:“我们已经组织了大量的科研机构一同来搞全新的运10,各项工作进展还是比较快的。”“目前机型设计已经基本完成。”“发动机也做了大量的设计改进。”“你们西工大更是已经把飞控搞定了。”“我觉得吧,咱们加油一下,一定可以在一年内把原型机给搞出来的。”张志鹏就开始看全新运10的机型设计工艺图纸。他发现,新的设计的确是比老运10有极大提升。老的运10采用的是尖峰式高亚音速翼型。而新的运10则采用的超临界机翼。超临界机翼是目前国际航空设计中最先进的翼型设计了。看完了机型设计图之后,张志鹏跟周飞鸿等技术人员进行了全方位的探讨。他也提出了很多自己的建议。比如,机翼设计采用大展弦比,机翼结构用更稳固的双梁单块式设计……而飞机结构方面,为了增加强度和减轻重量,也要采用更先进更坚固的超级铝合金材料,并进行模块化的制造设计……当然,飞机结构要考虑更多电子化方面的设计,采用更先进的操控方案等等。经过热烈的讨论,飞机机型的设计改进在一个月内完成了。与机型设计改进同时进行的则是对涡扇8的全方位的改造。现在的张志鹏,可以说算是国内最顶尖的飞机发动机方面的专家。他设计过多款飞机发动机。比如,几十年前搞出来的运8其实在他的不断参与调教之下,如今俨然已经成为一款先进的中型运输机。运8至今在很多方面还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考虑到国防优先的原则,新运10在设计研发的时候,考虑军用方面更多一些。国家要先打造一款军用大型运输机出来。这是当务之急。当然,若是按张志鹏的设想,其实可以进行套娃设计。在设计打造大型军用运输机的同时,再适当按照民航的标准设计打造一款民航用的大型客机。这样也更能节省相关的资源,不是吗?张志鹏将自己的设想上报给了国家有关层面。他很快就得到了回复:在确保大型军用运输机研制进度足够快的同时,兼顾一下大型民航飞机的设计研发,也是没有问题的。同时,张志鹏也被任命为新的大型飞机的设计研发项目总负责人。这样的话,张志鹏就能调集足够多的资源参与进来。得到国家的支持之后,张志鹏就带领项目团队开始进行最后的攻关。因为如今国内的精密机械以及工业母机已经发展到了国际领先的水平,加上国家如今也不缺钱,所以,张志鹏需要的设备、材料、物资,也在迅速地集中过来。甚至就连大型万吨级锻压机等配备都很快到位。对于大型飞机来说,经济舒适都远没有安全保障更加重要。飞机用的零部件,为了安全起见,就必须得需要使用锻压方式来进行制造。这是因为锻打可以改善材料的机械性能,使其结构件更加紧致延展性和韧性都得到大幅提升,同时减少合金中出现气泡、裂纹等缺陷的概率。在使用大型机械进行零部件铸造的过程中,巨大的撞击力量可以将金属内部的空气吹散,如此合金属内存在的缺陷也就被消除了。这也是为啥锻打锤炼过的合金就好似脱胎换骨了一般。在张志鹏的带领下,全新的涡扇8发动机也被设计研发了出来。这款涡扇8采用了最新的合金材料和制造工艺,可以灵活地改变涵道比,进而便可以在高速飞行以及经济飞行之间转换。当缩小涵道比之时,飞机获得更大的爆发力和推力,使得其可以用超音速方式飞行。此时,油耗自然也会大量地增加,但飞行效率也获得了大幅度的提升。而当需要降低飞行速度的时候,还可以扩大涵道比,放更多的空气进来,航油的消耗就会降低。这样一款发动机,其设计以及制造难度不是一般的大。但此前张志鹏已经使用类似的技术研制出了中型的飞机发动机。所以,搞定更大推力的大型飞机发动机其实也并不是什么太过困难的事情。时光匆匆,转眼便到了1999年的10月下旬了。在张志鹏的带领下,第一款改进型的运10大型运输机样机就被打造了出来。这款飞机十分巨大,机身长度可达52米,翼展57米,高度15米多。飞机的外形十分的漂亮。飞机空重110吨。涡扇8发动机最大推力可以达到19吨。飞机造出来之后当然就要做一系列的测试。这一系列的测试仍然是由张志鹏来主导。他希望能够加快进度,争取能够让这款大飞机在新千年之初可以试飞上天。各项的测试都进行得很顺利。全国的专家都参与了进来,为这款真正意义上的大型运输机提意见做评估。当然,空军方面的专家也一定是会全力配合测试的。毕竟,空军可是这款大飞机的唯一用户。测试进行了一个多月,各种严格的测试,都取得了圆满的成功。空军方面对这架飞机的各项参数表现非常的满意。1999年的12月初,空军装备部负责人乔冠元以及一帮空军方面的大佬来到了魔都飞机制造厂。他们是来做最后的评估的。乔冠元等人这个时候已经听取了各方面专家的意见。他本人呢,也是在大飞机研制、测试的过程中多次过来参观。张志鹏陪着乔冠元等人来到了新运10停放的停机坪处。乔冠元看着面前这架机身庞大漂亮的飞机,兴致勃勃地说道:“志鹏同志,地面的测试已经圆满完成了。测试结果堪称完美。”“原本运10存在的问题,咱们基本上都已经全部解决了。”“我看哪,是时候开始进行试飞了吧?”张志鹏点点头说道:“试飞是随时都可以进行试飞的。”“那就看你们什么时候安排了。”“我们原本的设想是,等到了新千年的伊始,再做新运10的试飞工作,也算是给新世纪的一个献礼。”乔冠元摆摆手说道:“不用弄那些虚头巴脑的东西。”“咱们现在迫切地希望能够早一点做完各种试飞的测试工作。”“然后,抓紧时间装备部队!”张志鹏说:“这个其实也好办,冠元同志你们自己来安排,我随时配合就是了。”在地面上说了一会儿话,张志鹏陪同着乔冠元等人登上了飞机。这架飞机的货舱非常巨大,长可达28米,宽米,高米。乔冠元等人纷纷感叹:这货舱可真够大的。来到驾驶舱这边。仪表盘也已经被完全电子化了,看上去非常的漂亮。“这真是继承了运10之后造出来的飞机吗?看上去跟运10已经完全不同了啊!”乔冠元感慨地说道。张志鹏说:“严格意义上讲,它其实已经是一架全新设计的大型飞机了。”乔冠元点点头说道:“既然如此,为啥还要继续命名为运10呢?”“我觉得应该重新命名,可能比较好一点的吧?”张志鹏说:“之所以延续运10这个名字,主要还是魔都飞机制造厂这边的同志的意思。”“他们对当年运10下马一直来还是耿耿于怀的。”“他们希望运10能够获得新生。”“所以才将之称为新运10。”众人都纷纷感慨,华国这大飞机的研制过程可谓是坎坷。当年工业能力不够先进,华国能够打造出运10这款大飞机,已经是相当了不起的事情。但是,也因为工业能力比较落后,所以,造出来的运10刚刚诞生已经是落后了。在运10下马之后的这些年,其实华国一直都在为新的大型飞机的研发而做着积累。如今,总算是出了丰硕的果实。当然,在新的运10还没有开始试飞的时候,还是不能够盲目乐观。还是要看看试飞的结果到底如何。乔冠元说:“志鹏同志,我看,咱们大可不必再因为运10而纠结。”“如今已经来到了全新的时代了。”“我们啊,应该一切向前看才对。”“要不,咱们还是给这款飞机改个名字得了。”张志鹏微笑着说道:“您是对的。”“那么,您认为,这款飞机改个什么名比较好呢?”乔冠元说:“要不就叫做运20得了。它算是运10的一个改进版,是对运10的一个延续。”张志鹏点点头说道:“我看可以。”就这么地,运20提前出现在了这世纪末的时代。乔冠元等空军方面的大佬在参观完运20的样机之后,他们当即就做了决定,从全国调集最优秀的试飞员过来。他们要加快进度,尽早实现运20的第一次试飞。两天后,一共有10名军中最优秀的试飞员就来到了魔都。这些试飞员中就包括歼十第一次试飞的试飞员高林风。高林风来到魔都之后,心情挺激动的。因为,当初他和张志鹏可是有过深度的合作。不过,现在的高林风因为身体出了点问题,目前已经不再亲自担任试飞工作,他做的是一些培训以及辅助性的工作。毕竟,他的经验还是比较丰富的嘛!张志鹏也是第一时间跟高林风见了面。两人见面之后,紧紧地握手,拥抱了一下。张志鹏询问了高林风现在的情况。高林风告诉张志鹏,他目前主要做管理和指导方面的工作。组织上此前曾经想要让他转业。可高林风不甘心,他还是喜欢在部队为国家发光发热。“志鹏同志,我做梦都希望能够看到先进的国产大飞机飞上祖国的蓝天啊!”“真没想到,这么快就搞出来了。”高林风当年是参加过运10的试飞的。他告诉张志鹏,当初试飞运10,他其实觉得那架飞机飞得相当不错来着。他一心以为,运10经过一系列的试飞,应该可以很快就开始量产并执行飞航任务。谁料,试飞工作搞了一年多,最终项目却被叫停了。这也是高林风内心的一个最大的遗憾。张志鹏和高林风聊了挺多。高林风告诉张志鹏,他现在非常希望能够试飞继承自运10的运20。“但是,领导肯定是不会让我来飞的。”“他们说,我的身体状况已经不太适合做试飞工作。”“志鹏同志,您看,能否帮帮忙,跟那些领导说说,这次,也让我进入试飞成员组?”高林风向张志鹏提出了一个要求。张志鹏自然不会答应。试飞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尤其是这一次运20的第一次试飞,意义很大,绝对是不容出现任何问题的。“林风同志,我能理解伱的心情,但是,我们都必须得更加慎重一点。”“你的身体状况现在不是太好,还是把这个艰巨的任务交给其他同志来执行吧。”高林风还想再争取一下:“可是我这些年的体检表明,我的身体状况还是相当不错的。”“而且,我也十分注重健康饮食以及对身体的调理。”“这么些年来,还从没有出现过复发的情况呢。”“再说,我也不要求当试飞机长,我当个组员不可以吗?”“志鹏同志,我可能在部队也待不了太久了,我,真的不想带着遗憾离开。”说到这儿,高林风的眼眶都有点儿湿润了。张志鹏看得心里竟然酸了一下。高林风的执着打动了他的心。他便说:“这样吧,你跟这次试飞工作的负责人乔冠元同志讲一下吧。”“我觉得,你在飞机上观摩一下,适当地做一点工作,应该还是没有问题的。”高林风一听顿时大喜。“谢谢志鹏同志!那我去跟冠元同志说一下。他要是答应,那您可不能再阻挠。”说着话呢,他就匆匆跑去找乔冠元。乔冠元一开始也是坚决不同意高林风加入试飞小组。不过,当高林风提起张志鹏支持他加入试飞小组,以满足他在部队的最后心愿的时候,乔冠元还是犹豫了一下。但他想了一下说:“既然志鹏同志觉得你简单参与一下没问题,那就这么定了吧。”(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