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娇花与糙汉小少爷男人 / 章节正文阅读

77、第七十六章 完结(1 / 2)

作品:《娇花与糙汉小少爷男人

第七十六章正文完

虽然猜到不可能一直平静无事,但是大军才刚走没两天,就已经有人按捺不住了。

而且还是自己那个便宜爹。谢哲彦无语地看着眼前的人一副理所当然的的样子,大言不惭说着诸如让自己去要求皇后召九娘进宫为妃之类的话,忍了又忍,还是没忍住嗤笑出声:

“您是觉得自己能替皇上做主还是觉得我傻?明家陈家就是太贪心了,不知道为臣为民的分寸和本分,才会落得今日这般下场。这一次若不是我及时发现您的打算,费尽心思将您原先的安排撤回来,如今谢家恐怕也要落得与他们一般的下场!已经有如此教训了,您还不知道悔改停手,竟还想着把九娘塞进宫里去?!”

“混账!你这是在教训你爹我?!”谢家家主被戳到了痛处,不禁面红耳赤地怒斥道,“而且你在胡言乱语什么?送九娘入宫为妃是为皇上皇后分忧,怎能拿来与那些乱臣贼子的所为相提并论?!”

“不管如何,皇上是不会同意的。若是直接寻去皇后那,恐怕皇上回来第一个问罪开刀的就是我们谢家。此事就当未曾说起过,您也莫要再想。”谢哲彦态度坚决地说着,看着自家便宜爹气汹汹地离开,才坐回书桌前,琢磨许久,提笔写了两封书信。

也不知道是谢哲彦过于坚决的态度起了作用,让谢家家主等人打消了念头;还是另有其他打算,接下来好些日子京中都是一派风平浪静。

沐宛宛觉得进宫之后的日子与以往也没有太多不同,除了时不时有内外命妇求见。原本邵景曜出发亲征前曾和她说过,不想应付那些命妇可以通通拒绝,可沐宛宛觉得既然在其位就要谋其事,做好她该做的,帮忙分忧。

但是求见的都见也不行,所以最后沐宛宛就决定了每个求见的内外命妇都见一次。

一开始求见的内外命妇多是自己一人进宫,后来渐渐开始带着小辈一道,言语中似乎还透露出了别的意思。

对于暗示想求她指婚的,沐宛宛旁敲侧击确定她们想指婚的对象,全都记下了名字,准备确定双方都有意后,若是不会对朝局产生什么不好的影响,便为他们指婚。

而对于另一些明着暗着想把自己家女儿侄女之类塞进后宫的,沐宛宛则是装作没有听出他们的意思,让宫人送他们出去。

于是,大概一个月,京中都延续了之前帝后大婚的喜庆气氛,被指婚的几家人看上去都是早就看好了对方的,一收到指婚的懿旨就开始热热闹闹地准备了起来。

而等了许久仍没能等到后续好消息的另外几家,顿时明白了皇后是不想答应他们的提议,私底下都道皇后善妒,不能容人,实在不是合适的中宫。类似的言论渐渐流传到市野之中,又传进了宫中。

宫人的议论纷纷怎么可能瞒得过沐宛宛,没过多久,她就知道了自己如今在外是什么形象。

“这些话都传了多久了?”她颇有些好奇地问道,心里其实没什么生气之类的情绪。实不相瞒,她听到这种流言最先想到的就是——这跟史书上提到的皇后形象可不太相符啊。

秋嬷嬷摇摇头,示意担忧的宫人先去给他们皇后准备早膳,然后自己上前接过梳头的活儿:“也没有多久。奴婢去打听过了,也就是这几日。不过,奴婢看您好似不怎么在意,难道您就半点不担心?”

“他们说的也不是全都不对,再者,皇上与我……本宫都不会将这些流言蜚语看进眼里,自然提不上在意。”沐宛宛还没适应对身边的人都用本宫这个自称,偶尔还是会忘了。

“恕奴婢多嘴,娘娘还是留心些好,便是皇上与娘娘皆不在意,可免不了有人拿此事来做文章。”秋嬷嬷一面为她绾发,一面慢慢地劝道,“皇上亲征未归,有人动心思是难免的。您与皇上是一体的,这些流言虽看着无关紧要,但却说不定是那些人的试探,若是您不出手威慑,恐是会有其他麻烦。”

沐宛宛闻言忍不住无奈地笑着叹气:“嬷嬷提醒的是,一会儿就要麻烦嬷嬷你替我去传几句话管教管教宫人,再查查宫外是从哪里传出来的那些话,告诫敲打一番便是了。”

秋嬷嬷心里摇头,觉得他们这位后宫的主子性子还是太软和了,但是这样好性子的主子哪个宫人不喜欢,所以虽然这么想着,她脸上却一直是笑着的。直到到了宫刑监后才敛去笑容,将宫内所有宫人都传了过去,抓了几个先说闲话的宫人打板子,然后一番训话,大棒加甜枣,成功威慑住所有宫人,无人敢再犯。

宫外的处置也差不多是这么一番手段,先软后硬,软硬兼施,也好在传出流言的那几家并非什么世家大族,也不知是蠢得以为皇上皇后不会计较不会查到他们头上,还是从哪来的胆子以为这么一来皇上和皇后娘娘就会顺着他们的心思。

秋嬷嬷领着宫人去传皇后处置的懿旨时,他们又是下跪求饶又是当场昏倒,也没有逃过被罚被打的处置,脸面也丢了个精光。

处置完回宫,秋嬷嬷马上就向沐宛宛告罪说了自己私自用了刑罚,请沐宛宛一定要处罚她。

沐宛宛怔愣了片刻,便明白过来这是秋嬷嬷在教导自己如何御下,虽说秋嬷嬷是为自己立威才那么做,但是不能代替主子做主是铁律,不能犯,也不能轻轻放过。

所以挣扎迟疑了一会,沐宛宛还是罚了秋嬷嬷三年月银,打十下手板,并且让她这半个月都不用在身边伺候了。

听到她这么处置,秋嬷嬷点点头,似乎还有些满意的欣慰。其他宫人见状,都收起了原本有些散漫的样子,打起十足的精神做事。

原来……自己做得还差的很多吗?沐宛宛也发现了身边宫人的变化,顿时陷入了思索。

前一番的风波就这么快速地被平息了,宫中又再次恢复平静。

不需要见内外命妇,沐宛宛每日都过得很悠闲,为了不无聊,她开始接着继续画原先画到一半的画本子。自从确定自己确实是史书上说过的那位丞相之妹(虽然有点误差,但表妹也是妹妹嘛)、端庄大气不吃醋,为延成帝打理好后宫(这点存疑)的皇后之后,她胡思乱想了一通,最后得出结论——

暂且不管野史上记载的那些有多少可信度,反正她都选了相信选了走进来,就没必要预支怀疑,以后的事以后再去烦恼,眼下最重要的是学好怎么打理好宫中的事务,还有应对好来自朝野的某些不好的心思。

延成帝亲征出城后的第二个月,从边关传来了坏消息——

延成帝在将要到达边关的时候,发现了一对队刺探边关情报的胡蛮探子,并与之发生交战,延成帝与邵东将军如今下落不明。

这是史书上没有记载或者是她没看到过的事。沐宛宛得知消息的时候,手指头不由微微攥紧,有些慌乱。

但是看到其他宫人,还有闻讯进宫来的阿兄表兄他们紧张担忧的神情,她一瞬捏紧拳头又松开,安抚地冲着秋嬷嬷她们笑笑,要秋嬷嬷帮忙管束好宫人,宫中此时不能再有风波,然后就让她们先退下。

等殿内的宫人都退出去之后,沐宛宛才像是站不住地晃了晃。

“六娘!你没事吧?我去传太医来!”谢哲彦和平豫侯被吓了一跳,也顾不上逾矩,连忙一边上前扶着她,一边就要出去喊人传太医。

沐宛宛忙拉住他们:“我没事,就是没站稳而已,没必要传太医。眼下正是不太平的时候,我要是传了太医,宫里宫外就更会谣言四起,人心惶惶了。”

“真的没事?”平豫侯看着她有些苍白的脸,不放心地又问了一句。

“真的没事。”沐宛宛摇头,拉着他们在圆桌旁坐下,“边关传来的这个消息有几分真几分假?具体是怎么一回事?邵……皇上他身边那么多人保护着,怎么还会失踪?”

谢哲彦看了眼一边的平豫侯,站起来又坐下,好一会才像是下定了决心开口:“其实我原本就收到了消息,那队探子是皇上和邵东将军先发现的,那些探子本想蒙混过关但是没成,就动手袭击皇上。被皇上带人制服后,还没来得及审问,胡蛮探子就全都死了。皇上觉得这里头有问题,军中也很可能有内贼,所以就决定带着邵东一块儿去查探,顺带也可以暗中查查看埋在军中的钉子是谁,是谁的人。”

“原本?”沐宛宛眼皮猛地跳了下,有种不好的预感。

“但是邵东前两日邵东回了军中,揪出了动手杀了那些胡蛮探子的人,皇上却一直没回去。邵东说……皇上独自一人进了边关荒原。”谢哲彦最终还是把他知道的所有情况原原本本说了出来,“那里……很危险。”

“皇上为何要独自一人涉险?”平豫侯皱了皱眉,不解道。

“邵东说,皇上发现了有人跟着他们,所以决定分头走,一日后到荒原出口回合,若是邵东到了之后没看到他,便先回去将军中内奸处理了。邵东觉得不妥,但是皇上下令又答应让邵东假扮成自己的样子,他就领命换上皇上的披风引着跟在后边的人离开了。”

“皇上不会有事,肯定是有什么事绊住了或者有其他安排。”沐宛宛说得肯定,但衣袖底下紧攥的十指却迟迟没有松开的打算。

史书上记载的未必完全,毕竟朝代更迭有所遗漏很正常,按照后世史书记载的来看,延成帝将近花甲之年时退位做了太上皇,还能到处游山玩水,这次肯定性命无虞。

但会不会受伤就很难说了,而且……自己会不会是一个影响的变数?

平豫侯也不知是不是察觉到了沐宛宛隐藏在衣袖底下的忐忑担忧,也跟着附和:“皇上不是莽撞之人,会决定一人去胡蛮荒原,定是事先有了安排。我们先安心等等,说不定很快就会有皇上的消息了。”

“如今我们确实不能慌,而且最好在消息被其他有异心之人得知之前,想好要如何应对,是干脆抢在有人故意散播出流言之前,说出此事,并想办法让他们相信皇上平安无事;还是想办法压下消息,等到边关有皇上的消息送回来再……”

谢哲彦赞同地颔首,又提出建议征询沐宛宛的意见。

“只怕如今压下消息已经迟了。”沐宛宛正考虑着,就听到阿兄平豫侯摇头道,“京中那些人肯定在边关安了人手,这消息送进宫的时候,他们恐怕都知道了。更别说,军中有问题之人说不定就与他们有关。”

他这么一提,沐宛宛也反应过来,那跟着邵景曜他们的人显然除了胡蛮,就只可能是京中某些人派去的。

她蹙眉沉思片刻,说出了自己之前的安排。

从表兄送来的信中得知谢家家主,也就是她应该叫大伯的人已经开始动心思之后,再联系上史书上语焉不详的记载,沐宛宛就已有了心理准备,悄悄动用人手做了一些安排和应对,以防万一。

“那暂时先如此,恰好明日是小朝会。就由表兄你来告知他们此事吧,阿兄你留意看看他们的反应。到时候让人去盯着他们,反应不对劲的更要盯紧了,说不定还能知道他们与边关出的事有无干系,以及他们接下来的动向。”

小朝会也是从延成帝开始才有的,专门为了皇上亲征或是巡访各地不在京中之时,大臣官员聚集到宫中前朝,商讨政事并决定哪些需要加急送到皇上跟前处置,并由皇后太后或是其他皇上任命的人旁观议政,监督压制可能存在的风波。

谢哲彦想了想,点头道:“如此也好,我先安排人手留意会不会有什么流言传出来,以防万一。”

“你身边的人可都信得过?皇上应当在你身边放了人保护你吧?”平豫侯环视了一圈殿内,不放心地确认道。

沐宛宛点头:“嗯,阿兄不必担忧,皇上留了人手给我。倒是你和表兄需得多注意,行事务必要小心。”

说完了正事,因着刚才沐宛宛的样子,谢哲彦和平豫侯不打算再说别的,喊了人进来伺候她去休息,临走前又劝她安心歇着就是,明日小朝会也等他们去应对就行。

嘴上沐宛宛当然是都应下来了,但是等人都离开之后,她摆摆手让小九不用扶她去休息:“你到外边帮我看着别有人来,我自个坐一会便好了。快,听话。”

看小九乖乖地按照她的要求走到门外守着,沐宛宛才用邵景曜教她的方法唤出暗卫,轻声问道:

“皇上可有消息?可安然无恙?”

“无。”暗卫低着头迟疑片刻,只回答了一个字。

无?沐宛宛琢磨了下,看来虽然暗卫也没有别的消息,但却可以肯定皇上没事……也许这次是有意做出来给旁人看的?为了引蛇出洞顺便降低胡蛮的警戒心,一举两得?

综合史书上记载的,也不是不可能。这么一想,她就觉得心口绷紧的大石头落了地。这种关键时候,京中更不能出什么乱子,免得影响到边关,让邵景曜分心。

如此想着,她便开始交代暗卫,将之前做的安排又补上了一些可能有的漏洞,确保不论有什么异动,京中乃至朝野上下,都能依旧安稳太平。

等暗卫领命悄悄离开后,沐宛宛坐了一会回想了一番所有安排,没有发现有遗漏之处,才出声唤小九进来扶自己去歇下。

……

翌日一早,天色还未亮,沐宛宛就在秋嬷嬷和小九的服侍下用了早膳,换上皇后的正红镶黑边凤翎朝服,然后坐上凤撵,去往前朝正殿议政厅。

到正殿的时候,所有的官员都已经到齐了,见到凤撵,好些大臣一愣:“这……皇后怎么……”

谢哲彦与平豫侯对视一眼,抢先在他们出声质疑前跪下请安:“臣等恭迎皇后,皇后娘娘千岁!”

他们俩都这么做了,其他本就与他们同派系的官员大臣自然也跟着,还没反应过来的也跟着跪下请安,剩下几人当然不好不请安,也只得憋着气老老实实地跟着。

沐宛宛由小九扶着走到议政厅的最上方左侧坐下,然后才出声让众人免礼起身。

“皇后娘娘前来,是听说皇上命人从边关送来消息了吗?”

不得不说,沐宛宛觉得她表兄谢哲彦还挺有演戏天赋的,毕恭毕敬的样子半点看不出他们昨天商量过,也顺着他说的回道:

“正是如此,可是真的?皇上在边关可一切顺利?”

“是啊,臣等也是在进宫后听闻了此事。边关真的有消息送来?”

“如今边关情况如何?皇上何时还朝?”

沐宛宛的问话像是打开了什么开关,众人顿时七嘴八舌地问了起来。似乎都觉得身为丞相的谢哲彦肯定是收到了皇上令人送来的消息,才会那么问。

不过这个走向正合谢哲彦他们的意:“皇上确实让人送了消息回京,只是……”

他脸色有些不太好,“皇上和邵东将军一到边关就发现了胡蛮的探子,并一举将他们拿下。只是皇上同邵东将军去胡蛮荒原探查之时意外失散,只有邵东将军回了军中,皇上……皇上还未有消息。”

“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