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尊师在上黎千寻晏茗未 / 章节正文阅读

147、唐多令2(1 / 2)

作品:《尊师在上黎千寻晏茗未

唐多令2

黎尘认出了晏茗未。

那身紫纹白服,虽有脏污破损,却也明显能看得出,那是木犀城密林五宫其中一系的特殊弟子服,但未佩紫犀银铃,所以又不是宗门嫡系弟子。

知道来处之后,再推断他是哪一位就简单多了。

其实最主要的原因则是,“晏茗未”这仨字儿,在之前的几天里头,从不同人的口中,几乎相同的神态语气,黎大公子听了绝对不下百次。

武试六系总分阶高得一骑绝尘,本届毋庸置疑的榜上第一人,鼎鼎大名,如雷贯耳。

这么一个绝世天才,按理说早该显山露水冒过头了,有关他的消息也会在修真界传得沸沸扬扬几乎无人不知,甚至仙市那些赌坊对这届金字名帖的排位预测盘下注都该是最高的。

可事实偏偏是,直到论法道会开始之前,都几乎没人听说过还有这么一个人。

所以自他第一系结界试炼结束之后,这个人的名字仿佛/炸/药冲击一般,迅猛地轰在了天一城试炼场内外每个人的耳中心上,既响亮,又深刻。

原因当然不会只是他拿了结界一系的最高分阶,而是他还破了上届最高阶的记录。上一届是谁?碧连天小魔头黎尘。

试炼六天,六系比试,全部参加且样样都拔头筹,这人参加论法道会之后所干出的每一件事,单拎出来都足够一个试炼童修名声鹊起,但人家就这么平平淡淡按部就班的干完了一整串。

试炼场外头因为他闹得沸反盈天的时候,人家本家木犀城的长老里,竟然都还有一位险些惊慌失态,连连询问这孩子是谁的弟子……

如此低调,如此张狂,入世前后的强烈反差,顿时就显得整个人仿佛被一层半透的织云琉璃壳包裹着,神秘又冷硬。

结界试炼,晏茗未把小满压了一头,所以黎尘第一次听到这人的消息,是从小满的口中,就在第一场试炼结束之后。

与小满年龄相仿的他们那一拨人,都在三年前的论法道会通过了入世试炼,而小满由于开蒙入门最晚,所以这年才初次参加。

也是很巧,小满和晏茗未在同一个分组,以至于到了进阶试炼阶段,整个试炼场百余个小组结界,最后只有他们俩僵持到了进阶最高段。

小满也才十五六岁,没有家族的殷切期望没有里外亲眷的后顾之忧,他不用建功立业,也不想功成名就,那时候的他就只想好好地陪在他的少主身边,照顾他做他的小跟班,不必出头争抢金字名帖上那紧巴巴的二十个排位。

所以论法道会的试炼项目他就只报名参加了一个结界试炼。

前后两场,甚至加上第二场中那些上届已通过的童修翘楚,小满和晏茗未,这两个人依旧旁若无人似的斗到将督场石轮上的书丹律符用尽。

说起这事儿的时候,让黎尘有点好奇也有点吃惊,其实原本大门派的世家子弟里头每届能出那么一两个天分特别好的,也不算什么奇事,但那个少年却能压制小满,小满可是他手把手教出来的,有多少斤两他自然比谁都清楚。

除了惊讶,当然还难免有些遗憾,因为结界试炼下午的第二场,黎大公子没有被允许参加,上头给的理由说是要避嫌,小满和他关系过于亲近,而小满又肯定会被选出编入第二场。说是这么说,但其实大约还有个不太敞亮的原因,就是怕他又跟三年前一样捣乱。

知道他家少主肯定会惦记,第一日夜里,结界一系分阶排名名录整理完之后,小满就催着丸子去长老房间偷了一份出来。

只是那时他也万万没想到,那位在试炼场能与他相持不下针锋相对的人,从出身到师门,本该全部详细登记在案的东西,到了他这,就只有干巴巴的六个字——木犀城,晏茗未。

如此与众不同,当真让人眼前一暗。

黎尘斜靠在椅背上,一只胳膊支起托着腮,听小满有些尴尬的念完那可怜的几个字,眨了眨眼,像是没听清楚似的特意又问了一遍叫啥,最后眉梢一挑颇为玩味的说了句:“听名字跟个姑娘似的。”

说罢还指指唐佳瑶摇了摇头,啧啧有声,“丸子你瞧瞧人家多争气。”

唐二丸子噘嘴哼了一声,抱着剑剜了他一眼,不客气地回道:“自己比不过就拿我跟人家‘姑娘’比,师兄你比我争气。”

这人的消息实在太少,哪怕是到了满院子的人都在打听他的后几天,也始终没听到什么有用的东西。

所以直到第一部试炼结束,黎尘揪了一撮人跟他一起钻进丹鼎峰携灵结界之后,他们那八人小组聚在一起就有一搭没一搭的闲话有关那个神秘少年的事儿。

几个人边探路边协助小满布置起爆结界,趁着闯禁地那股子兴奋劲儿,七嘴八舌叽叽喳喳把各自听来的问到的不知真假一股脑全倒了出来。

“……你们说为啥这么厉害的人没在三年前参加入世试炼?他今年都十五了…”一个淡蓝校服的少年手里提着一根棍子扫开干枯的杂草丛,一边嘟囔着又扭头看看旁边,还是跟人确认了一遍,“是十五吧?”

立马有人回他:“是,三年前年龄是够的。”

“若是三年前就有他那可就有好戏看咯。”说话的人嗤笑一声,说罢盯了眼旁边的黎尘,又道,“阿尘,你觉得如果你们俩真在试炼场碰上,谁会赢?”

黎尘还没说话,另一边一个少年嬉笑着开口道:“单看试炼分阶是他技高一筹,但那也才是师兄十二岁的修为,三年前那个晏茗未还不知道在哪呢。”

这时候又有人说:“我听说他是过了十二岁才入门修炼的,他不是密林五宫里哪一系的嘛,前天遇到子令宫一个远房表哥就问过他,也是说起木犀城今年初次参加试炼的童修里竟然有超过十四岁的,他才想起来以前似乎听说过。”

有人忙插嘴问道:“十二岁才入门?为什么啊,悟性不好还是天资太差……”

显然这话刚出口他自己就后悔了,摆摆手啧了声,眨巴着眼看向小满找补回一句,“不会是跟咱们小满一样是个厚积薄发的天才吧!”

一群人回头看他一眼,满脸都写着“你那不是废话”。

嫌弃他的人里头终于是有一个接过了这话头,也不是十分确定地说道:“我昨天从我爹那问到的,好像是身体不好?灵脉开蒙应该不晚,但十二岁之前一直卧病,所以就比同辈人晚了几年才拜师入门。”

浅紫袍子的少年回身把剑拄在地上,见缝插针问道:“所以他拜的是哪位名师啊,能调/教出这么逆天的徒弟,木犀城这次来的那几个长老可都不认识他的。”

被问的也摇了摇头:“这就不知道了,这事儿太奇怪了,教出这么好的徒弟师父到头来都没露个面,多少人替他可惜。”

最先说起晏茗未参加试炼年龄的那位蓝衣少年把就要歪了的话题拽了回来:“诶诶,说他呢管他师父干啥,你们还能转头过去拜他为师?扯来扯去问题越来越多了。”

有人马上醒悟,点头附和:“也对。”

另一人却叹气:“可咱们说来说去也没啥实质性进展啊,我就不信了,一个报名参加论法道会,还冒了这么大个尖儿的修者,真能干净到什么背景都没有?”

几人稍稍沉默,只继续着各自手里开路铺结界的动作向前行进。

其实这么说也确实有道理,一个人从默默无闻到在论法道会的试炼场上一鸣惊人,这件事是包含着两个必要信息的,一是他要有以一当千横扫千军的能力,并且收放自如,二就是这个人做好了在这个时间将自己推到世人面前的准备,有觉悟,也有目的。

后头人安静的这片刻时间,黎尘一个人脚步轻快窜到前面还肯长绿叶的几棵树边上,动作极快的将那上头挂的几串果子全扫了下来,这会儿回头看了他们一眼,满不在乎的开口说了他关于那神秘少年的第一句话:“天才嘛,什么出身都是有可能的,你们老捏着他讨论那么热闹干什么。”

他走过去掀开兜着的衣摆给人分果子,自己单手拎着一个在袖子上随意蹭了蹭,咔嚓啃一口,含糊着说,“还不许人家家世清白干干净净了?”

一圈人围过去纷纷伸爪子来挑果子,唐佳瑶在一边盯着他耸耸鼻子:“师兄我们这是在为你好诶,你都不知道这几天几乎人人都在把你跟他放在一起比较,外头都快闹翻了,知己知彼你才不会输给那小子啊!”

说着接过旁边一个少年递给她的一颗明显最红最大的野果,笑嘻嘻说了声,“谢谢哥!”

黎尘三两口把一个果子啃下去大半,喉头一滚咽下去才回她,挑着眉梢装模作样地嚣张道:“旁人随便瞎扯比比就算了,我跟他比什么,你师兄我是上届金字名帖第一位,是前辈,没空跟后辈一般见识。”

一人像是忽然想到什么,恍然大悟似的说道:“啊……会不会这个晏茗未就是为了避开黎师兄啊,而且他十五岁参加初次试炼,其实对普通年龄的童修来说也不算太公平吧……”说到这连忙看向小满,解释道,“我是指那些有意愿竞争金字名帖的人,小满什么情况我们都知道,可那个人究竟是不是真的十二岁才入门就没人知道了呀。”

“唔……”刚刚给唐佳瑶留果子的少年若有所思,“也不是没有这种可能,毕竟阿尘早在十岁之前就名声在外了,有他参加的试炼,谁都出不了这么大的风头。”

“嘶。”黎尘眨了下眼,看着唐又丰含笑的眸子,十分夸张地道:“其实能跟我一起登顶金字榜才是更大的风头吧,他就那么不想屈居人下做个第二?”

这话说的就特别欠,一群人笑骂黎尘不要脸,他一向习惯了师兄弟姐妹们在他面前不顾身份嘻嘻哈哈的闹腾,打着哈哈回顶两句,说话间又伸手摸了一个红果子,眨眨眼皮扔到了这一路一直没怎么吭声的一个半大少年怀里。

“你们别光替我瞎操心了,其实这位晏姑娘这次大出风头波及的是这届的试炼童修才对,咱们家黎阡本来是要冲第一的,他一来可倒好,每一项都被压一级,都郁闷得一天没吃饭了,看得我都心疼。”

说着低头捏了捏他俩弟弟白生生的脸蛋,又伸手指指上头还看不到的山尖尖,不知真假的哄道:“别难受了,那上头有好宝贝,今天哥带你俩来就是要给你们选两件灵器,不比金字名帖排名那种虚头巴脑的玩意儿有用多了。”

他话一出口,一直丧着脸的小少年嚯地抬头看他,一双眼睛顿时亮晶晶的:“什么灵器?”

旁边另一个一模一样的小孩儿也咬着嘴唇儿看着黎尘眨了眨眼,后者蹙眉挠挠下巴,仿佛纠结着想了想才说道:“上品灵器图谱上排名前几的……”他勾唇笑笑,“破晓和葬邪怎么样?”

闻言俩孩子四只眼珠更亮了,瞪得大大的瞅着他,好像被惊喜砸得都不会说话了,只双双伸手抓住了他的袖口。

一票人吃完了果子也没继续歇着,一个个前后蹦跶着按小满指示去布置结界,又向前推进了数百丈之后,本来快冒烟的嗓子被酸甜的果浆滋润之后又闲了这么好一会儿,少年们终于还是忍不了山林间埋头干活的安静,又把刚刚没头没尾的讨论给捡了回来。

似乎是知道他们光从别人打听或道听途说来的东西实在杂乱且没用,这次就围住了小满一个劲儿问,毕竟小满是唯一一个和那个少年正面交过手的人,还接连两次。